社群詐騙升級:品牌如何用 AI 工具保護信任與聲譽?

社群媒體早已成為品牌經營的第一戰線,但在生成式 AI 快速演進的時代,企業面對的不再只是內容行銷與社群互動,而是一場信任保衛戰。近年來,AI 技術已被詐騙集團大量應用於生成假帳號,從個人化頭像到仿真履歷,再到精心設計的互動紀錄,而這些假帳號的擬真度之高,連資深用戶甚至平台本身都可能產生誤判。根據台灣網路資訊中心(TWNIC)2024年度《台灣網路報告》指出,超過 78% 的社群媒體使用者認為平台充斥假新聞及不實資訊, 64.8% 的民眾在過去三個月曾接觸到詐騙訊息,3.56% 的人因此受騙造成損失。

表面看似「與品牌無關」的詐騙行為,其實正悄悄蠶食品牌資產與顧客關係。當用戶無法判斷帳號真偽時,將直接影響他們與品牌官方帳號的互動意願。一旦誤信假帳號購買到偽冒商品、或在詐騙平台上遭誘導付款,不僅導致實際金流損失,也可能引爆一連串的負評與投訴,最終演變為品牌公關危機。這些帳號與假廣告所造成的後續處理成本也不容小覷,品牌常需動員行銷、公關、客服團隊投入大量人力資源應對帳號舉報、用戶疑慮與平台協調。根據全球雲端通訊平台 Twilio《2024 消費者偏好報告》也表示,亞太區與香港地區的深偽技術(deepfake)與電話詐騙案例日益增多,讓消費者更難分辨資訊真偽,品牌信任感因此快速下滑。報告指出,高達 56% 的亞太消費者會因「信任不足」而拒絕購買某品牌的產品,突顯品牌在數位環境中建立可信度的重要性。

面對偽冒帳號及假訊息的威脅,品牌需要採取多層次的防禦策略:

  • 導入 AI 偵測工具,即時監控:針對短時間內大量追蹤、內容風格不一、帳號剛建立卻有大量互動等異常追蹤,可即時標記不尋常的帳號行為,並搭配人工覆核機制,才能完整掌握潛在威脅。
  • 強化內外部利害關係人教育訓練:透過內訓讓企業每一位同仁都具備辨識冒名詐騙的能力,也要在官網或社群明確告知用戶如何辨別官方帳號,例如導入藍勾認證、建立客服專屬入口等。
  • 鞏固互動安全性:若品牌有導購、客服或表單互動流程,建議採用雙重驗證機制,並強化帳號申請及登入控管,以降低被假帳號冒用的風險。
  • 建立品牌保護合作機制:與平台保持暢通的通報機制,並考慮導入如《KEYTECTOR》等AI企業防偽冒偵測服務,可 24 小時監控社群與網站空間,快速找出偽冒帳號與惡意廣告,縮短應變時間,減少損害擴散。

品牌價值奠基於長期信任,而社群媒體既是信任的放大器,同時也是潛在風險的溫床。為協助品牌有效對抗偽冒威脅,大數據股份有限公司推出全新企業防偽冒偵測產品《KEYTECTOR》,結合「語意分析」、「頻道特徵分析」與「偽冒行為分析」三大核心 AI 模組,能即時比對圖片相似度、識別可疑假帳號、查核內容真偽,並主動分類風險等級、發送警示通知。根據實測,《KEYTECTOR》偵測準確率高達 99%,協助品牌在第一時間攔截偽冒風險,強化社群信任防線。

在這個真假難辨的數位時代,信任才是你最重要的資產。守住它,才能守住品牌的未來。想了解更多全新企業防偽冒偵測服務《KEYTECTOR》嗎?請立即我們聯絡以取得更多資訊。